約翰·克魯伊夫
2025-07-28 13:25:19 / 包袋展示球員時代
編輯
球員時代的克魯伊夫出身於荷蘭著名俱樂部阿賈克斯,司職中鋒,因搶截積極,盤帶技術皆是頂級水準,速度快,故有「飛人」稱號。
他是荷蘭全能足球的代表人物,曾三次奪得歐洲足球先生(1971年、1973年、1974年)。在阿賈克斯時已三次率隊奪得歐洲聯賽冠軍盃,其中1972年一屆決賽由阿賈克斯對義甲的國際米蘭,便憑克魯伊夫的兩個進球,以2-0贏出。當時外界都認為荷蘭的全能足球戰勝了義大利的防守足球。[2][3]
1974年荷蘭國家隊教練米歇爾斯挑選克魯伊夫出戰世界盃。荷蘭隊擊敗多個強勁對手後進入決賽,最後1:2不敵東道主聯邦德國獲亞軍。之前一年(1973年),克魯伊夫已轉會至加泰隆尼亞的巴塞隆納,協助巴塞隆納贏得當季的西甲聯賽冠軍。而克魯伊夫的助陣,也為阿賈克斯球員在巴塞隆納奠定地位,以後有不少阿賈克斯球員都效力過巴塞隆納,如羅納德·科曼、克魯伊維特等等。
克魯伊夫於1978年世界盃之前退出荷蘭國家隊,荷蘭同樣的又在決賽輸給了東道主球隊(這次是阿根廷)。而克魯伊夫在離開巴塞隆納之後,又去美國踢了幾年,最後回到阿賈克斯,然而在1983年季末,阿賈克斯不願意多給他一年合約,理由是他這一年傷病缺賽太多,這惹惱了克魯伊夫,於他轉隊至阿賈克斯的死敵飛燕諾,這一年他又拿下了荷甲冠軍,而且整季只缺賽一場,賽季結束後他正式宣佈退役。
他為國家隊出賽48場,共取得33個進球,獲得世界盃亞軍和歐洲盃季軍各一次。
執教生涯
編輯
克魯伊夫在退出球員生涯後成為了教練,先在1986-1988年間執教母會阿賈克斯。而他亦與巴塞隆納相當有緣,自1988年起便執教巴塞隆納。自1991年起,克魯伊夫帶領巴塞隆納連贏四屆西甲冠軍,並在1992年率隊贏得俱樂部史上第一個歐冠盃。當時的巴薩遂被稱為「夢之隊」,即使到近年,不少巴薩球迷仍相當尊敬克魯伊夫,認為他是俱樂部歷來最出色教頭之一。[4]
克魯伊夫離開巴薩源於與當時主席努涅斯不和,曾宣稱在努涅斯當政期間絕不回俱樂部,不過同時也宣稱永不執教其他球隊。
隨後努涅斯下台,由加斯帕特接任主席,但當政間巴薩一度淪落至只能打歐洲足總盃的地步,而其主席職位亦在選舉中失去。得到克魯伊夫支持的拉波爾塔在此次選舉中獲勝,擔任巴薩主席一職。
此後克魯伊夫雖未直接回到巴薩,然而拉波爾塔在任期間諸多重要決策背後均能看到其影子,比如兩任總教練法蘭克·雷卡特和喬塞普·瓜迪奧拉的上任。此二人上任皆出乎當時一般輿論預料,不過;前者獲得了巴薩史上第二座歐冠獎盃,而後者則獲得了巴薩史上第三座和第四座歐冠獎盃。
克魯伊夫對巴薩的影響力並不僅如此。近年來巴薩陣容中有許多球員,例如當代阿根廷球王梅西以及哈維、伊涅斯塔、普約爾、維克托·巴爾德斯、布斯克茨、佩德羅等均是出自其自身的青訓體系,而這個體系正式由克魯伊夫於二十年前奠下根基。此外,克魯伊夫當時所帶來的433控球進攻的打法,亦一直持續到了現在。誠如巴薩一代中場核心哈維所言,巴薩的打法自二十年前克魯伊夫之後便再未有大的變更。這套打法不僅被巴薩成年隊所執行,亦在巴薩各級青年隊當中推行,這也使得巴薩青年隊每名球員卒上一隊便能迅速適應打法融進球隊。而這套打法推行的20多年間,巴薩獲得了11次聯賽冠軍,和4次歐洲冠軍盃冠軍。其成功之處可見一斑。
克魯伊夫的兒子佐迪·克魯伊夫亦是足球員,曾經在多間大俱樂部包括巴塞隆納、曼聯及阿拉維斯效力。在巴塞隆納時,克魯伊夫是其教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