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4×100米接力比賽
2025-07-31 23:13:34 / 包袋展示奥林匹克运动会4×100米接力比赛在201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男子4×100米接力比赛,各队选手正在冲向终点总体概况运动田径性别男子與女子届别男子:1912年-2020年 女子:1928年-2020年奥运会纪录男子36.84秒 牙买加(JAM)(2012年)女子40.82秒 美国(USA)(2012年)卫冕冠军男子 意大利(ITA)女子 牙买加(JAM)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4×100米接力比賽是奧運會田徑比賽中最短的跑道接力賽事。男子接力賽自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首次舉辦,女子接力賽則從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持續舉辦。這項賽事在國際運動水平上被認為是最具威望的4×100米接力賽。
在歷屆奧運會的男子4×100米接力賽中,世界紀錄一直在不斷被打破。首個世界紀錄是在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由美國隊創下,之後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前連續六屆奧運會中被不斷超越。從1956年到1972年,又有連續五屆奧運會上打破世界紀錄。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會和2012年倫敦奧運會三次男子接力的決賽都以世界紀錄時間獲勝。
在女子4×100米接力賽中,首次作為奧運會比賽項目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上。從那時起女子接力世界紀錄在奧運會上也經歷多次刷新。從1928年到1936年的三屆奧運會中,女子4×100公尺接力世界紀錄被打破三次。接著從1952年到1972年的六屆奧運會,女子接力紀錄持續不斷刷新。可是之後的幾十年中,女子4×100公尺接力賽在奧運會上沒有再創下新的世界紀錄,直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美國隊以40.82秒的成績終結了這四十年的無紀錄狀態[1]。
美國在4×100米接力比賽中表現卓越,男子項目歷年來贏得15次冠軍,女子項目則有11次。美國男子隊從1920年到1956年連續八次獲勝,在幾乎所有奧運會上都曾在該項目中獲得獎牌,僅有8次例外(1980年因抵制、1912年、1960年、1988年、2008年、2016年和2020年因接力棒失誤,以及2012年因泰森·盖伊的違規賽後被取消獎牌)。美國女子隊在1984年至1996年間連續四次奪得金牌。截至2020年,除美國外,其他國家在男子或女子項目中贏得的金牌數均不超過四枚。牙買加(四次冠軍,九枚獎牌)、英國(兩次冠軍,十五枚獎牌)和蘇聯(兩次冠軍,十一枚獎牌)是另外三個最成功的國家。
參加4×100米接力比賽的選手通常也參與100米和200米的單項奧運會比賽,1984年連奪100米,200米及跳遠三金得主卡尔·刘易斯、兩屆200米金牌得主韋羅妮卡·坎貝爾、三屆100米及200米金牌得主尤塞恩·博尔特及兩屆100米金牌得主谢莉-安·弗雷泽-普赖斯同樣在4×100米接力比賽獲得金牌。弗蘭克·懷科夫和伊芙琳·阿什福德是該項目中最成功的運動員,每人贏得三枚金牌。以獎牌數目而言,牙買加的韋羅妮卡·坎貝爾以四枚獎牌(一枚金牌和三枚銀牌)成為最成功的運動員。
男子[编辑]
歷屆獎牌得主及紀錄[编辑]
届别
金牌
银牌
铜牌
1912年斯德哥尔摩(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12 Summer Olympics)(詳細)
英国(GBR)戴维·雅各布斯亨利·麦金托什维克托·达西威利·阿普尔加思
瑞典(SWE)伊万·默勒查尔斯·卢瑟(英语:Charles Luther)图勒·佩尔松克努特·林德贝里
无奖项
1920年安特卫普(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20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查尔斯·帕多克杰克逊·肖尔茨洛伦·默奇森莫里斯·柯克西
法国(FRA)勒内·洛兰勒内·蒂拉尔勒内·穆尔隆埃米尔·阿里汗(英语:Émile Ali-Khan)
瑞典(SWE)昂内·霍尔姆斯特伦威廉·彼得森斯文·马尔姆尼尔斯·桑德斯特伦
1924年巴黎(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24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洛伦·默奇森路易斯·克拉克弗兰克·赫西阿尔·勒科尼
英国(GBR)哈罗德·亚伯拉罕斯沃尔特·兰格利(英语:Walter Rangeley)威尔弗雷德·尼科尔兰斯洛特·罗伊尔
荷兰(NED)扬·德弗里斯(英语:Jan de Vries (athlete))雅普·布特(英语:Jaap Boot)哈里·布鲁斯(英语:Harry Broos)里纳斯·范登贝尔赫(英语:Rinus van den Berge)
1928年阿姆斯特丹(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28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弗兰克·怀科夫詹姆斯·奎因查利·博拉亨利·拉塞爾
德国(GER)格奥尔格·拉默斯里夏德·科茨胡贝特·霍本赫尔穆特·克尼希
英国(GBR)西里爾·吉爾愛德華·斯莫哈(英语:Edward Smouha)沃爾特·蘭吉利(英语:Walter Rangeley)傑克·倫敦
1932年洛杉磯(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32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鲍勃·基塞尔埃米特·托皮诺赫克托·戴尔弗兰克·怀科夫
德国(GER)赫尔穆特·克尼希弗里德里希·亨德里克斯埃里克·博希迈尔阿图尔·约纳特
意大利(ITA)朱塞佩·卡斯泰利鲁杰罗·马雷加蒂加布里埃莱·萨尔维亚蒂埃德加多·托埃蒂
1936年柏林(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36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杰西·欧文斯拉尔夫·梅特卡夫福伊·德雷珀弗兰克·怀科夫
意大利(ITA)奥拉齐奥·马里亚尼詹尼·卡尔达纳埃利奥·拉尼图利奥·贡内利
德国(GER)威廉·莱胡姆埃里克·博希迈尔埃尔温·吉尔迈斯特格尔德·霍恩贝格尔
1948年伦敦(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48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巴尼·尤厄尔洛伦佐·赖特哈里森·迪拉德梅尔·巴顿
英国(GBR)杰克·阿彻杰克·格雷戈里阿拉斯泰爾·麥科庫代爾肯·琼斯
意大利(ITA)米凯莱·蒂托恩里科·佩鲁科尼安东尼奥·西迪卡洛·蒙蒂
1952年赫尔辛基(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52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迪安·史密斯哈里森·迪拉德林迪·雷米吉诺安迪·斯坦菲尔德
苏联(URS)鲍里斯·托卡列夫(英语:Boris Tokarev (athlete))列凡·卡里亚耶夫(英语:Levan Kalyayev)列凡·萨纳泽(英语:Levan Sanadze)弗拉基米尔·苏哈雷夫(英语:Vladimir Sukharev)
匈牙利(HUN)佐兰迪·拉斯洛盖扎·瓦拉什迪(英语:Géza Varasdi)恰尼·哲尔吉贝拉·戈尔多瓦尼(英语:Béla Goldoványi)
1956年墨爾本(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56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艾拉·默奇森利蒙·金塞恩·贝克博比·莫罗
苏联(URS)列昂尼德·巴爾捷涅夫(英语:Leonid Bartenyev)鮑里斯·托卡列夫(英语:Boris Tokarev (athlete))尤里·科諾瓦洛夫(英语:Yuriy Konovalov (athlete))弗拉基米爾·蘇哈列夫(英语:Vladimir Sukharev)
德国联队(EUA)洛塔尔·克内策尔莱昂哈德·波尔海因茨·菲特雷尔曼弗雷德·格马尔
1960年羅馬(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60 Summer Olympics)(詳細)
德国联队(EUA)贝恩德·库尔曼阿明·哈里瓦尔特·马伦多夫马丁·劳尔
苏联(URS)古斯曼·科薩諾夫(英语:Gusman Kosanov)列昂尼德·巴爾捷涅夫(英语:Leonid Bartenyev)尤里·科諾瓦洛夫(英语:Yuriy Konovalov (athlete))愛德溫·奧佐林(英语:Edvin Ozolin)
英国(GBR)彼得·雷德福戴维·琼斯戴维·西格尔尼克·怀特黑德
1964年東京(詳細)
美国(USA)保罗·德雷顿格里·阿什沃思理查德·斯特宾斯鲍勃·海斯
波兰(POL)安杰伊·杰林斯基维斯瓦夫·马尼亚克马里安·福伊克马里安·杜齐亚克
法国(FRA)保罗·热纳韦贝尔纳·莱德伯尔克洛德·皮克马尔若瑟兰·德勒库尔
1968年墨西哥城(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68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查尔斯·格林梅尔·彭德龙尼·雷·史密斯吉姆·海因斯
古巴(CUB)埃梅斯·拉米雷斯胡安·莫拉莱斯巴勃罗·蒙特斯恩里克·菲格罗拉
法国(FRA)热拉尔·弗努伊若瑟兰·德勒库尔克洛德·皮克马尔羅傑·邦布克(英语:Roger Bambuck)
1972年慕尼黑(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72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拉里·布莱克罗伯特·泰勒杰拉尔德·廷克埃迪·哈特
苏联(URS)亞歷山大·科爾涅利克(英语:Aleksandr Kornelyuk)弗拉基米爾·洛韋茨基(英语:Vladimir Lovetskiy)尤里斯·希洛夫斯(英语:Juris Silovs (athlete))瓦列里·博尔佐夫
西德(FRG)约布斯特·希尔施特卡尔海因茨·克洛茨格哈德·武赫雷尔克劳斯·埃尔
1976年蒙特利爾(英语:Athletics at the 1976 Summer Olympics)(詳細)
美国(USA)哈维·格兰斯拉姆·琼斯米勒德·汉普顿史蒂夫·里迪克
东德(GDR)曼弗雷德·科科特约尔格·普法伊费尔克劳斯-迪特尔·库拉特亚历山大·蒂梅
苏联(URS)亞歷山大·阿克西寧(英语:Aleksandr Aksinin)尼科拉伊·科列斯尼科夫(英语:Nikolay Kolesnikov (sprinter))尤里斯·希洛夫斯(英语:Juris Silovs (athlete))瓦列里·博爾佐夫
1980年莫斯科(詳細)
苏联(URS)弗拉基米爾·穆拉維約夫尼古拉伊·西多羅夫(英语:Nikolay Sidorov)亞歷山大·阿克西寧(英语:Aleksandr Aksinin)安德烈·普羅科菲耶夫(英语:Andrey Prokofyev)
波兰(POL)克日什托夫·兹沃林斯基泽农·利奇内尔斯基莱谢克·杜内茨基马里安·沃罗宁
法国(FRA)安托万·里夏尔帕斯卡尔·巴雷帕特里克·巴雷埃尔曼·潘佐(英语:Hermann Panzo)
1984年洛杉磯(詳細)
美国(USA)萨姆·格拉迪罗恩·布朗卡尔文·史密斯卡尔·刘易斯
牙买加(JAM)阿爾·勞倫斯格雷格·梅古(英语:Greg Meghoo)唐·夸里雷·斯圖爾特(英语:Ray Stewart (sprinter))
加拿大(CAN)本·约翰逊托尼·夏普德赛·威廉斯斯特林·海因兹
1988年漢城(詳細)
苏联(URS)維克托·布里津因(英语:Viktor Bryzhin)弗拉基米爾·克里洛夫(英语:Vladimir Krylov)弗拉基米爾·穆拉維奧夫(英语:Vladimir Muravyov (athlete))維塔利·薩文(英语:Vitaliy Savin)
英国(GBR)埃利奥特·邦尼约翰·里吉斯迈克·麦克法兰林福德·克里斯蒂
法国(FRA)布鲁诺·马里-罗斯丹尼爾·桑古馬(英语:Daniel Sangouma)吉爾·克奧內爾(英语:Gilles Quénéhervé)马克斯·莫里尼埃
1992年巴塞隆納(詳細)
美国(USA)迈克·马什勒罗伊·伯勒尔丹尼斯·米切尔卡尔·刘易斯詹姆斯·杰特*
尼日利亚(NGR)奧魯耶米·卡約德(英语:Oluyemi Kayode)奇迪·伊莫(英语:Chidi Imoh)奧拉帕德·阿德尼肯(英语:Olapade Adeniken)大衛森·埃津瓦(英语:Davidson Ezinwa)奧斯蒙德·埃津瓦(英语:Osmond Ezinwa)*
古巴(CUB)安德烈斯·西蒙霍埃尔·拉梅拉霍埃尔·伊萨西豪尔赫·阿吉莱拉
1996年亞特蘭大(詳細)
加拿大(CAN)罗伯特·埃斯米格伦罗伊·吉尔伯特布鲁尼·苏林多诺万·贝利卡尔顿·钱伯斯*
美国(USA)喬恩·德拉蒙德提姆·哈登(英语:Tim Harden)迈克·马什丹尼斯·米切尔蒂姆·蒙哥马利*
巴西(BRA)阿納爾多·達席爾瓦(英语:Arnaldo da Silva)罗布松·达席尔瓦愛德生·里貝羅(英语:Édson Ribeiro)安德烈·多明戈斯(英语:André Domingos)
2000年雪梨(詳細)
美国(USA)乔恩·德拉蒙德伯纳德·威廉斯布赖恩·刘易斯莫里斯·格連蒂姆·蒙哥马利*肯尼·布罗肯布尔*
巴西(BRA)維森特·德利馬(英语:Vicente de Lima)愛德生·里貝羅(英语:Édson Ribeiro)安德烈·多明戈斯(英语:André Domingos)克勞迪內·達席爾瓦(英语:Claudinei da Silva)克勞迪奧·羅貝爾托·索扎(英语:Cláudio Roberto Souza)
古巴(CUB)何塞·安赫尔·塞萨尔路易斯·阿尔韦托·佩雷斯-里翁达伊万·加西亚弗雷迪·马约拉
2004年雅典(詳細)
英国(GBR)贾森·加德纳达伦·坎贝尔马龙·德文尼什马克·刘易斯-弗朗西斯
美国(USA)肖恩·克劳福德贾斯廷·加特林科比·米勒(英语:Coby Miller)莫里斯·格林達維斯·帕頓(英语:Darvis Patton)*
尼日利亚(NGR)奧盧索基·法蘇巴(英语:Olusoji Fasuba)烏琴納·埃梅多盧(英语:Uchenna Emedolu)阿倫·艾格貝勒(英语:Aaron Egbele)德杰·阿利乌
2008年北京(詳細)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凱斯頓·布萊德曼馬克·伯恩斯伊曼纽尔·卡伦德理查德·湯普森阿龙·阿姆斯特朗*[2]
日本(JPN)塚原直貴末續慎吾高平慎士朝原宣治
巴西(BRA)維森特·德利瑪(英语:Vicente de Lima)桑德羅·維亞納(英语:Sandro Viana)布魯諾·德巴羅斯(英语:Bruno de Barros)何塞·卡洛斯·莫雷拉(英语:José Carlos Moreira)
2012年倫敦(詳細)
牙买加(JAM)內斯塔·卡特邁克爾·弗雷特約翰·布雷克尤塞恩·博爾特科馬爾·貝利-科爾*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理查德·湯普森馬克·伯恩斯伊曼纽尔·卡伦德凱斯頓·布萊德曼[3][4][5][6]
法国(FRA)吉米·維科克里斯多夫·勒邁特皮埃爾-亞歷克西斯·佩索諾(英语:Pierre-Alexis Pessonneaux)羅納德·波尼翁
2016年里約熱內盧(詳細)
牙买加(JAM)阿薩法·鮑威爾約翰·布雷克尼克爾·阿什米德尤塞恩·博爾特傑沃恩·明吉*科馬爾·貝利-科爾*
日本(JPN)山縣亮太飯塚翔太桐生祥秀劍橋飛鳥
加拿大(CAN)阿基姆·海恩斯亞倫·布朗布兰顿·罗德尼安德烈·德格拉斯莫波拉德·阿乔马勒*
2020年東京(詳細)
意大利(ITA)洛倫佐·帕塔馬塞爾·雅各布斯埃塞奥萨·德萨卢菲利波·托爾圖
加拿大(CAN)亞倫·布朗約羅姆·布萊克布兰顿·罗德尼安德烈·德格拉斯[7]
中国(CHN)湯星強謝震業蘇炳添吳智強
註: * 表示參加預賽並獲得獎牌的運動員。
个人奖牌榜[编辑]
只列出累積取得兩面金牌或以上的男子運動員:
排名
运动员
代表团
届别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弗兰克·怀科夫
美国(USA)
1928–1936
3
0
0
3
2=
尤塞恩·博爾特
牙买加(JAM)
2008–2016
2
0
0
2
2=
洛伦·默奇森
美国(USA)
1920–1924
2
0
0
2
2=
哈里森·迪拉德
美国(USA)
1948–1952
2
0
0
2
2=
弗拉基米爾·穆拉維約夫
苏联(URS)
1980–1988
2
0
0
2
2=
卡爾·刘易斯
美国(USA)
1984–1992
2
0
0
2
2=
科马尔·贝利-科尔
牙买加(JAM)
2012–2016
2
0
0
2
2=
約翰·布雷克
牙买加(JAM)
2012–2016
2
0
0
2
代表团奖牌榜[编辑]
排名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美国(USA)
15
2
0
17
2
苏联(URS)
2
4
1
7
3
英国(GBR)
2
3
2
7
4
牙买加(JAM)
2
1
0
3
5
德国(GER)[nb]
1
2
2
5
6
意大利(ITA)
1
1
2
4
7
加拿大(CAN)
1
1
2
4
8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RI)
1
1
0
2
9=
波兰(POL)
0
2
0
2
9=
日本(JPN)
0
2
0
2
11
法国(FRA)
0
1
5
6
12=
古巴(CUB)
0
1
2
3
12=
巴西(BRA)
0
1
2
3
14=
尼日利亚(NGR)
0
1
1
2
14=
瑞典(SWE)
0
1
1
2
16
西德(FRG)
0
1
0
1
17=
东德(GDR)
0
0
1
1
17=
匈牙利(HUN)
0
0
1
1
17=
荷兰(NED)
0
0
1
1
17=
中国(CHN)
0
0
1
1
nb 德國隊總數包括以德國隊和德國聯隊名義參賽,但不包括東德隊或西德隊
女子[编辑]
歷屆獎牌得主及紀錄[编辑]
届别
金牌
银牌
铜牌
1928年阿姆斯特丹(詳細)
加拿大(CAN)范妮·罗森菲尔德埃塞尔·史密斯简·贝尔默特尔·库克
美国(USA)玛丽·沃什伯恩杰茜·克罗斯洛蕾塔·麦克尼尔贝蒂·鲁宾逊
德国(GER)罗莎·克尔纳莱妮·施密特安妮·霍尔德曼莱妮·容克尔
1932年洛杉磯(詳細)
美国(USA)玛丽·卡鲁伊夫琳·弗奇安妮特·罗杰斯威廉明娜·冯·布雷门
加拿大(CAN)米尔德丽德·菲泽尔莉莲·帕尔默玛丽·弗里泽尔希尔达·斯特赖克
英国(GBR)艾琳·希斯科克格温德琳·波特维奥莱特·韦布内莉·霍尔斯特德
1936年柏林(詳細)
美国(USA)哈丽雅特·布兰德安妮特·罗杰斯贝蒂·鲁宾逊海伦·斯蒂芬斯
英国(GBR)艾琳·希斯科克维奥莱特·奥尔尼奥德丽·布朗芭芭拉·伯克
加拿大(CAN)多萝西·布鲁克肖珍妮特·多尔森希尔达·卡梅伦艾琳·马尔
1948年倫敦(詳細)
荷兰(NED)克塞尼娅·斯塔德-德容内蒂·维齐尔斯-蒂默赫尔达·范德卡德-考代斯芬妮·白蘭克-柯恩
澳大利亚(AUS)雪莉·史翠克蘭琼·馬斯頓贝蒂·麦金农乔伊丝·金
加拿大(CAN)薇奥拉·迈尔斯南希·麦凯黛安娜·福斯特帕特里夏·琼斯
1952年赫爾辛基(詳細)
美国(USA)梅·法格斯芭芭拉·琼斯珍妮特·莫罗凯瑟琳·哈迪
德国(GER)乌尔苏拉·克纳布玛丽亚·桑德尔黑尔佳·克莱因玛尔加·彼得森
英国(GBR)西尔维娅·奇斯曼琼·福尔兹琼·皮克林希瑟·阿米蒂奇
1956年墨爾本(詳細)
澳大利亚(AUS)雪莉·斯特里克兰·德拉亨蒂诺尔玛·克罗克弗勒·梅勒贝蒂·卡思伯特
英国(GBR)安妮·帕什利珍·斯克里文斯(英语:Jean Scrivens)琼·福尔兹希瑟·阿米蒂奇
美国(USA)梅·法格斯瑪格麗特·馬修斯(英语:Margaret Matthews)威爾瑪·魯道夫伊莎贝尔·丹尼尔斯
1960年羅馬(詳細)
美国(USA)玛莎·赫德森露辛达·威廉斯芭芭拉·琼斯威瑪·魯道夫
德国联队(EUA)玛尔塔·朗拜因安妮·比希尔布伦希尔德·亨德里克斯尤塔·海涅
波兰(POL)特蕾莎·維琴蕾克芭尔芭拉·索博塔采莉纳·耶肖诺夫斯卡哈琳娜·里希特
1964年東京(詳細)
波兰(POL)特雷莎·切普维伊蓮娜·基爾舍因斯坦哈利娜·古雷茨卡埃娃·克沃布科夫斯卡
美国(USA)威莉·怀特怀米娅·泰厄斯玛丽莲·怀特伊迪丝·麦圭尔
英国(GBR)珍妮特·辛普森玛丽·兰德达夫妮·阿登多萝西·海曼
1968年墨西哥城(詳細)
美国(USA)芭芭拉·费雷尔玛格丽特·贝尔斯米尔德丽特·内特怀米娅·泰厄斯
古巴(CUB)瑪琳·埃萊哈德(英语:Marlene Elejarde)富爾真西亞·羅邁(英语:Fulgencia Romay)維奧萊塔·克薩達米格利娜·科维安
苏联(URS)盧德米拉·扎爾科娃(英语:Lyudmila Maslakova)加琳娜·布哈里娜(英语:Galina Bukharina)維拉·波普科娃(英语:Vera Popkova)盧德米拉·薩莫捷約娃(英语:Lyudmila Samotyosova)
1972年慕尼黑(詳細)
西德(FRG)克里斯蒂安娜·克劳泽英格麗德·米克勒-貝克爾安妮格雷特·里希特海德·羅森達爾
东德(GDR)埃费琳·考费尔克里斯蒂娜·海尼希贝贝尔·施特鲁佩特雷娜特·施特歇尔
古巴(CUB)馬琳娜·埃萊哈德(英语:Marlene Elejarde)卡门·巴尔德斯富倫西婭·羅邁(英语:Fulgencia Romay)西爾維婭·奇瓦斯(英语:Silvia Chivás)
1976年蒙特利爾(詳細)
东德(GDR)玛莉斯·格尔雷娜特·施特歇尔卡拉·博登多夫贝贝尔·韦克尔
西德(FRG)埃尔薇拉·波塞克尔英格·黑尔滕安妮格雷特·里希特安妮格雷特·克罗尼格
苏联(URS)塔蒂亞娜·普羅羅琴科(英语:Tatyana Prorochenko)琉德米拉·馬斯拉科娃(英语:Lyudmila Maslakova)納德日達·貝斯法米娜亞(英语:Nadezhda Besfamilnaya)維拉·阿尼西莫娃(英语:Vera Anisimova)
1980年莫斯科(詳細)
东德(GDR)罗米·米勒贝贝尔·韦克尔英格丽德·奥尔斯瓦尔德玛莉斯·格尔
苏联(URS)薇拉·科米索娃琉德米拉·馬斯拉科娃(英语:Lyudmila Maslakova)維拉·阿尼西莫娃(英语:Vera Anisimova)娜塔利婭·博奇納(英语:Natalya Bochina)
英国(GBR)希瑟·奥克斯凱西·斯莫利伍德-庫克貝弗利·戈達德索尼婭·蘭納曼(英语:Sonia Lannaman)
1984年洛杉磯(詳細)
美国(USA)艾丽斯·布朗珍妮特·博尔登钱德拉·奇斯伯勒伊芙琳·阿什福德
加拿大(CAN)安杰拉·贝利玛丽塔·佩恩安杰拉·泰勒-伊萨琴科弗朗丝·加罗
英国(GBR)西蒙娜·雅各布斯(英语:Simmone Jacobs)凯茜·库克贝弗莉·卡伦德希瑟·奥克斯
1988年首爾(詳細)
美国(USA)艾丽斯·布朗希拉·埃科尔斯弗洛伦斯·格里菲斯-乔伊娜伊芙琳·阿什福德丹妮特·扬*
东德(GDR)西尔克·默勒克斯廷·贝伦特英格丽德·奥尔斯瓦尔德玛莉斯·格尔
苏联(URS)盧德米拉·孔德拉捷娃(英语:Lyudmila Kondratyeva)加琳娜·馬爾丘吉納(英语:Galina Malchugina)瑪麗娜·日羅娃(英语:Marina Zhirova)娜塔莉婭·波莫什尼科娃(英语:Natalya Pomoschnikova)瑪雅·阿札拉什維利(英语:Maia Azarashvili)*
1992年巴塞羅那(詳細)
美国(USA)伊芙琳·阿什福德埃丝特·琼斯卡莉特·吉德里-怀特格温·托伦斯米歇尔·芬恩*
独联体(EUN)奧爾加·博戈斯洛夫斯卡婭(英语:Olga Bogoslovskaya)加麗娜·馬爾楚吉娜(英语:Galina Malchugina)瑪麗娜·特蘭登科娃(英语:Marina Trandenkova)伊琳娜·普利瓦羅娃(英语:Irina Privalova)
尼日利亚(NGR)比阿特麗斯·烏頓杜(英语:Beatrice Utondu)費思·伊代亨(英语:Faith Idehen)克里斯蒂·奧帕拉-湯普森(英语:Christy Opara-Thompson)瑪麗·奧尼亞利-奧馬比米(英语:Mary Onyali-Omagbemi)
1996年亞特蘭大(詳細)
美国(USA)盖尔·德弗斯英格·米勒克丽丝特·盖恩斯格温·托伦斯卡莉特·吉德里-怀特*
巴哈马(BAH)埃爾迪斯·克拉克(英语:Eldece Clarke-Lewis)尚德拉·斯特羅普(英语:Chandra Sturrup)莎瓦希達·芬斯(英语:Savatheda Fynes)保利娜·戴维斯-汤普森黛比·弗格森*
牙买加(JAM)米歇爾·弗里曼(英语:Michelle Freeman)茱麗葉·卡斯伯特(英语:Juliet Cuthbert)妮可·米切爾(英语:Nikole Mitchell)玛琳·奥蒂吉莉安·羅素(英语:Gillian Russell)安德里亞·勞埃德(英语:Andria Lloyd)
2000年雪梨(詳細)
巴哈马(BAH)莎瓦希達·芬斯(英语:Savatheda Fynes)尚德拉·斯特羅普(英语:Chandra Sturrup)保利娜·戴维斯-汤普森黛比·弗格森埃爾迪斯·克拉克-路易斯(英语:Eldece Clarke-Lewis)*
牙买加(JAM)泰娜·劳伦斯韋羅妮卡·坎貝爾贝弗莉·麦克唐纳玛琳·奥蒂默琳·弗雷澤(英语:Merlene Frazer)*
美国(USA) 克丽丝特·盖恩斯 托瑞·愛德華茲(英语:Torri Edwards)南辛·佩里(英语:Nanceen Perry) 瑪莉安·瓊斯[nb]帕莎恩·理查森(英语:Passion Richardson)*
2004年雅典(詳細)
牙买加(JAM)泰娜·勞倫斯谢龙·辛普森艾琳·贝莉韋羅妮卡·坎貝爾贝弗莉·麦克唐纳*
俄罗斯(RUS)奧爾加·斯通列娃(英语:Olga Stulneva)尤麗婭·塔巴科娃(英语:Yuliya Tabakova)伊琳娜·哈巴羅娃(英语:Irina Khabarova)拉里薩·克魯格洛娃(英语:Larisa Kruglova)
法国(FRA)維羅妮克·芒(英语:Véronique Mang)穆麗爾·休蒂斯-侯爾里(英语:Muriel Hurtis-Houairi)西尔维亚娜·费利克斯克里斯蒂娜·阿龙
2008年北京(詳細)
比利时(BEL)基姆·赫法尔特埃洛迪·瓦德勞戈(英语:Élodie Ouédraogo)漢娜·馬里恩(英语:Hanna Mariën)奥利维娅·博莱[8]
尼日利亚(NGR)哈利瑪特·伊斯馬伊拉(英语:Halimat Ismaila)奧魯達莫拉·奧薩約米(英语:Oludamola Osayomi)阿格內斯·奧薩祖瓦(英语:Agnes Osazuwa)格洛丽亚·科马索德伊妮·弗蘭卡·伊多科(英语:Ene Franca Idoko)*
巴西(BRA)羅斯瑪·科埃略·內托(英语:Rosemar Coelho Neto)盧西瑪·德·莫拉(英语:Lucimar de Moura)塔伊莎·普雷斯蒂(英语:Thaissa Presti)羅桑傑拉·桑托斯(英语:Rosângela Santos)
2012年倫敦(詳細)
美国(USA)狄安娜·巴爾托萊塔艾麗森·菲利克斯比安卡·奈特卡美莉塔·傑特傑尼巴·塔莫(英语:Jeneba Tarmoh)*劳琳·威廉斯*
牙买加(JAM)謝莉-安·弗雷澤-普萊斯谢龙·辛普森韋羅妮卡·坎貝爾凱倫·斯圖爾特(英语:Kerron Stewart)薩曼莎·亨利-羅賓森(英语:Samantha Henry-Robinson)*舒利尼·卡爾維特(英语:Schillonie Calvert)*
乌克兰(UKR)歐莉莎·波夫(英语:Olesya Povh)克里斯蒂娜·斯圖依(英语:Khrystyna Stuy)瑪麗亞·瑞門(英语:Mariya Ryemyen)葉莉薩維塔·布里日娜(英语:Yelyzaveta Bryzhina)
2016年里約熱內盧(詳細)
美国(USA)狄安娜·巴爾托萊塔艾麗森·菲利克斯英格利希·加德纳托丽·鲍伊莫洛拉克·阿基诺森*
牙买加(JAM)克丽丝塔妮娅·威廉姆斯伊莱恩·汤普森-赫拉韋羅妮卡·坎貝爾谢莉-安·弗雷泽-普赖斯西蒙娜·费西*莎莎丽·福布斯*
英国(GBR)亚莎·菲利普迪西瑞·亨利迪娜·阿舍-史密斯达里尔·内塔
2020年東京(詳細)
牙买加(JAM)布莉安娜·威廉姆斯伊莱恩·汤普森-赫拉谢莉-安·弗雷泽-普赖斯谢瑞卡·杰克逊
美国(USA)賈維安·奧利弗泰安娜·丹尼爾斯詹娜·普蘭蒂尼加布里埃爾·托馬斯
英国(GBR)亚莎·菲利普伊曼妮-拉拉·蘭斯科特迪娜·阿舍-史密斯达里尔·内塔
註: * 表示參加預賽並獲得獎牌的運動員。
美國運動員瑪莉安·瓊斯被剝奪所有奧運獎牌。
个人奖牌榜[编辑]
只列出累積取得兩面金牌或以上的女子運動員:
排名
运动员
代表团
届别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伊芙琳·阿什福德
美国(USA)
1984–1992
3
0
0
3
2
玛莉斯·格尔
东德(GDR)
1976–1988
2
1
0
3
3=
安妮特·羅傑斯
美国(USA)
1932–1936
2
0
0
2
3=
艾丽斯·布朗
美国(USA)
1984–1988
2
0
0
2
3=
卡莉特·吉德里-怀特
美国(USA)
1992–1996
2
0
0
2
3=
格溫·托倫斯
美国(USA)
1992–1996
2
0
0
2
3=
狄安娜·巴爾托萊塔
美国(USA)
2012–2016
2
0
0
2
3=
艾麗森·菲利克斯
美国(USA)
2012–2016
2
0
0
2
代表团奖牌榜[编辑]
排名
代表团
金牌
银牌
铜牌
总数
1
美国(USA)
11
3
2
16
2
东德(GDR)
2
2
0
4
3
牙买加(JAM)
2
3
1
6
4
加拿大(CAN)
1
2
2
5
5=
澳大利亚(AUS)
1
1
0
2
5=
巴哈马(BAH)
1
1
0
2
5=
西德(FRG)
1
1
0
2
8
波兰(POL)
1
0
1
2
9=
比利时(BEL)
1
0
0
1
9=
荷兰(NED)
1
0
0
1
11
英国(GBR)
0
2
7
9
12
德国(GER)[nb]
0
2
1
3
13
苏联(URS)
0
1
3
4
14=
古巴(CUB)
0
1
1
2
14=
尼日利亚(NGR)
0
1
1
2
16=
俄罗斯(RUS)
0
1
0
1
16=
独联体(EUN)
0
1
0
1
18=
巴西(BRA)
0
0
1
1
18=
法国(FRA)
0
0
1
1
18=
乌克兰(UKR)
0
0
1
1
nb 德國隊總數包括以德國隊和德國聯隊名義參賽,但不包括東德隊或西德隊
外部連結[编辑]
國際田徑總會4x100公尺接力賽首頁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官方奧運網站
奧運田徑紀錄在《田徑新聞》
參考資料[编辑]
參賽國和運動員數據
男子4×100米接力賽獎牌得主. Sports Reference. 检索日期:2014年2月7日。
女子4×100米接力賽獎牌得主. Sports Reference. 检索日期:2014年2月7日。
奧運會紀錄進展
Mallon, Bill(2012年)。田徑 - 奧運會記錄進展。《田徑新聞》。检索日期:2014年2月7日。
具體
^ 13th IAAF World Championships In Athletics: IAAF Statistics Handbook. Daegu 2011. (Part 5 of 5) (PDF). Monte Carlo: IAAF Media & Public Relations Department: 546, 561–2, 595, 704. 2011 [2013-03-08].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0-11).
^ 2017年1月25日,由於內斯塔·卡特對甲基己胺遭到禁藥檢測呈陽性,國際奧會要求國際田徑總會修改結果,在國際體育仲裁法庭駁回卡特的上訴後,獎牌相應重新分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隊晉升為金牌,日本為銀牌,巴西為銅牌。
^ 2014年5月,美國反興奮劑機構對4×100公尺接力隊員泰森·盖伊處以禁賽一年的處罰。
^ 2015年5月,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正式要求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收回田徑隊特雷尔·基蒙斯(英语:Trell Kimmons)、贾斯汀·加特林、瑞安·贝利、杰弗里·丹普斯(英语:Jeffery Demps)和达维斯·帕顿(英语:Darvis Patton)的奥运奖牌。奖牌被重新分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获得银牌,法国获得铜牌
^ US stripped of London 2012 Olympic relay medals. [2024-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29).
^ Tyson Gay banned for one year for positive drugs test. The Daily Telegraph.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1).
^ 2022年2月18日,由於吉津杜·烏賈對奧斯塔林和S-23等禁藥呈陽性反應,英國隊被剝奪銀牌。經重新分配獎牌後,義大利保留金牌,加拿大隊升為銀牌,中國隊升為銅牌。
^ 在2008年,由葉夫根尼婭·波利亞科娃,亞歷山德拉·費多里娃,尤利婭·古辛娜,尤利婭·切爾莫尚斯卡婭組成的俄羅斯隊獲得金牌,由於切爾莫尚斯卡婭因使用興奮劑而被取消資格,在2016年金牌被取消。IOC sanctions Yulia Chermoshanskaya for failing anti-doping test at Beijing 2008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 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比赛賽事
1896
1900
1904
1908
1912
1920
1924
1928
1932
1936
1948
1952
1956
1960
1964
1968
1972
1976
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
2004
2008
2012
2016
2020
2024
項目徑賽
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1500米
5000米
10000米
4×100米接力
4×400米接力
直道跨栏
400米跨欄
障碍跑
田賽
鉛球
铁饼
链球
標槍
撑杆跳高
跳高
跳遠
三級跳遠
其他
全能
馬拉松
競走
過往項目
越野賽跑
團隊競賽
60米
重量投擲
輪椅競速
獎牌得主列表
男子
女子
奧運紀錄列表
場館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