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马拉松跑者:驰骋在路上

2025-10-06 23:05:20 / 搭配推荐

后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马长军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少了,骑行和跑步都中断、停顿了十多年,身体也大不如从前。2017年,马长军临近退休,感觉自己身材发福,需要锻炼身体了。于是,他开始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一点点增加强度。然而,年轻时跑过长距离赛事的他,觉得在跑步机上跑步单调、没意思。于是,他来到了家附近的海河岸边跑步,后来,遇到了越来越多的跑友,也加入了“海河之春马拉松”跑友群。

2018年,马长军恢复锻炼、参加跑步运动,身体曾经在短时间内出现“吃不消”的现象。有一次,在长距离跑步后,由于肌肉力量不足和疲劳所致,他的跟腱发炎了,感觉非常酸痛。他不得不中断训练,在家按摩、拉伸,十多天后才慢慢康复。经过此次伤病,马长军开始注意科学锻炼,每次跑步前都要充分拉伸身体,跑步结束后再反复按摩,确保关键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张和休息。

2022年,马长军增加了运动量。2023年,他开始积极参加各地举办的马拉松比赛,先后参加了在兰州、郑州、无锡、石家庄等地举办的五场马拉松比赛,最好成绩是3小时30分56秒,并获得中国田径协会60-64年龄段大众精英级选手称号。

回首自己跑步的经历,马长军感慨这么多年的锻炼使令他受益匪浅,身体越来越好。他也很荣幸平时跑步得到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现在他最大的感悟就是内心变得强大起来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并振作起来;而且,他在跑步中也慢慢领悟了许多人生哲理。

马长军参与的马拉松跑团中,年龄50岁以上的跑者占到了10%左右,而60岁以上的跑者占比不到5%。“跑友们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进步,非常开心快乐。作为老年跑步爱好者,我非常愿意跟年轻的跑友们一起探讨跑步的经验,带动身边的跑友坚持锻炼,一起快乐奔跑。”马长军表示。

跑步带来全新的生活和改变

谷雅楠,41岁,跑龄三年,这次报名天津半程马拉松,期待创出个人最佳成绩,跑进1小时50分。

在新冠疫情期间,谷雅楠和家人外出活动、运动锻炼的机会明显减少。当时的她,体重达到65公斤,时常感觉身体疲劳无力,工作和生活状态较差。丈夫和孩子也因缺乏运动,处于亚健康状态。

多年前,谷雅楠是一位背包客,常常在周末或假期随驴友参加户外越野活动。当再次参加这类活动时,谷雅楠发现,自己体力明显不支,常处在队尾最后一名。感觉无奈的她只好咨询驴友,如何增强体力、确保不掉队?驴友诚恳地建议她主动参加5公里、10公里长跑活动,这样才能增强体力和耐力。

谷雅楠(右二)参加长跑训练

于是,自2021年8月份起,谷雅楠开始在社区公园、周边街道上跑步,从最初的5公里,慢慢增加到了10公里。两三个月后,她发现,经过持续的锻炼后,她跑10公里也觉得不费劲,体力和耐力都有了明显的增强。也是在这一过程中,她一点点喜欢上了长跑这项运动,并有意向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方向发展。

谷雅楠开始寻找本地的跑友,期待加入马拉松爱好者的团队,一起参加训练。2021年12月,谷雅楠经跑友介绍,加入了“海河之春马拉松”的每月例跑活动。每个月的第三个周六,她和跑友们相约在海河东路一起跑半程马拉松比赛。

2022年初,刚参加“海河之春马拉松”训练不久,没有经验、身体缺乏准备的谷雅楠就遇到了伤病。当时,大腿肌肉力量不足的她,在跑步训练时伤到了膝关节外侧的韧带,这是很多马拉松爱好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受到伤病的困扰,谷雅楠只得暂停训练,在家自我按摩和理疗。不少跑友通过微信分享当初遭遇同样伤病的康复方法,为她提供帮助,这让她感到温暖,也康复得更快了。

三个月后,谷雅楠再次站在了海河岸边的起跑线上,每月继续参加例跑和训练。在跑友群里,大家每天打卡,分享跑步的心得,互相鼓励,获得各种跑步信息。2023年,跑友们开始组织去各地参加马拉松比赛。4月2日,谷雅楠迎来了自己跑步生涯中首个正式比赛——石家庄马拉松赛。这场比赛她的最终成绩在四小时以内,她很开心。“‘破四’一直是我的心愿,比赛结束后,我特别激动。”谷雅楠这样说。

之后,谷雅楠又参加了大大小小很多跑步赛事,在北京三峰越野赛21公里组中获得第一名,在河北保定阜平超级马拉松中获得第十二名。此外,她还参加了张家口大境门越野赛、崇礼越山向海人车接力挑战赛等赛事。

回顾自己的跑步经历,谷雅楠感慨道:在跑步这件事上,她不仅自己因为年复一年的训练而得到了体力的增强、耐力的提升,也带动了丈夫和孩子开始积极运动起来了。跑步带给她全新的生活和改变,让她从一个缺乏期待和憧憬的中年女性,重新焕发了对生活的热情。现在,她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充实、有序,也有了更健康美好的生活、更绿色的生活理念。

“我将重新审视生活,把生活跑步化,把跑步生活化。生活如跑马拉松,有顺有逆,顺境时要不骄不躁,逆境时也绝不能放弃。人生道路也如跑马拉松,路途漫长,道路崎岖;但纵有千难万险,也要咬紧牙关,默默努力,坚持下去终将抵达目的地。”谷雅楠说。

“这是跑友们的盛大节日”

金致玮,49岁,跑龄两年,足球爱好者,天津马拉松比赛报名半程马拉松官方配速员,充当运动员的移动计时器。

年近半百的金致玮是一名外贸行业的创业者,工作较为繁忙,空闲时间一直通过踢足球来锻炼身体。随着年龄增大,他发现自己的体力下降,在球场上有些力不从心,而且出现了跟腱炎等伤病。在痛苦、郁闷之中,金致玮想着换一种运动项目来锻炼身体。

金致玮在马拉松比赛中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体育教练建议他通过跑步治疗跟腱炎。跑步可以增加小腿肌肉力量,从而避免跟腱承受过大的压力,跑步完成后再进行按摩、拉伸,可以促进跟腱炎的康复。于是,金致玮加入了跑团,跟着跑友们开始锻炼。

当时,金致玮在跑步方面是个初学者,自认为“很菜”,但跑友们都鼓励他、支持他,这给了他信心和动力。他一点点增加运动量,从最开始的2.5公里,增加到3公里、5公里;再逐步增量到8公里、10公里。三个月后,他慢慢适应了长距离的奔跑和训练,也有信心参加各地的马拉松比赛了。

今年,金致玮到唐山、扬州、张家口等地参加了六次半程马拉松比赛。9月17日,金致玮在沈阳参加了人生中第一个全程马拉松比赛。

在没有参与长跑运动前,金致玮为孩子的教育操劳,等到孩子上了大学,他才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锻炼身体。在两年里,他带着家人们一起参加各种路跑、晨跑、悦跑、长跑活动,孩子和妻子都支持他,一家人的精神面貌也改变很大。今年的唐山、张家口马拉松比赛,金致玮都是带着家人提前两三天来到目的地城市,和家人们旅游,完赛后再舒缓休息两天,然后带着家人一起返回天津。这种陪伴式的比赛,让金致玮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也有了继续奔跑的动力。

今年的天津马拉松比赛,是多年后再次在天津市区进行比赛,金致玮明显感受到跑友、亲人和街坊邻居们的热情,不少人在微信中询问他相关情况,还相约一起报名。当得知报名人数已超过40万人时,他也特别兴奋、激动。“这是提升天津城市形象的好机会,也是跑友们的盛大节日。我的家人说会去现场给我加油、拍照留念,我一定做好官方配速员,留下一段精彩美好的记忆。”金致玮激动地表示。( 李吉森)

相关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天津马拉松定档10月15日 奖牌先睹为快